[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外国语学院
一、书记院长寄语
书记:戴功伟 职称:副教授
外国语学院注重学生成长成才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让每个对语言充满憧憬的青春个体放飞自我、实现自我。这里,有你欣赏的才华横溢的教师和值得信赖的辅导员,有你喜欢的语言学习、训练和大赛模式。欢迎你的加入!
院长:赵成发 职称:教授
外国语学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办学实践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嫁接学校优势学科、重视外语实用能力及推动教育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显著,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潜心育人,爱生如子。有志青年,不负韶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欢迎您!
二、学院简介
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2年,下设英语、日语、俄语、汉语国际教育系、四个大学英语教学部、一个MTI教育中心和一个语言实验中心。2017年学院开始招收英语、俄语翻译硕士笔译方向研究生。学院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家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项目。迄今为止,我院学生参加国际化项目的人数超过100人。
咨询电话:024-56865120
024—56865930
三、学科实力
学院重视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学院定期聘请校外专家举办外语学术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外语竞赛活动,搭建实践平台,不断提高学生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在历年英语、日语、俄语专业四、八级,日语国际能力测试N1、N2考试中,我院学生均取得良好成绩。
四、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2人,专任教师95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占32%,博士学位4人,博士在读4人;校外名誉教授、兼职教授2人。学院常年聘请外籍教师承担本科外语教学任务,现有来自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外籍教师3-5人。此外,学院定期聘请石油石化行业相关专家来院讲座。
五、特色优势
学院以外国语言教学为基础,以石油化工为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依托学院MTI(翻译硕士)教育中心强化翻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精心培养能够在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石油石化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六、专业培养
1、英语专业
(1)专业简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成立于2002年,2017年开始招收翻译硕士(MTI)。英语专业以英语语言为基础、石油化工为特色,培养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和相关职业技能,在石油化工、经贸、科技、教育、文化、外事等行业从事与英语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目标
英语系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掌握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宽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在石油石化、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外事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课程设置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英语专业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夯实学生语言基本技能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英语、基础听力、英语语法、英语写作、高级英语、笔译、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语言学、石油化工英语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口语实践、笔译实践、口译实践、石油化工产业链认识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2、日语专业
(1)专业简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前身为石油部和中石化日语培训基地。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继1986年开办科技日语专业后,2006年开始招收日语专业学生,至今已连续招收15届日语专业本科生。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坚实的日语语言基础,较高的人文素养,宽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创新意识、奉献精神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及创新能力,掌握石油化工、经济贸易等领域基本知识,能熟练地运用日语在石油石化、外事、外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与日语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目标
日语系培养具有坚实的日语语言基础,较高的人文素养,宽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创新意识、奉献精神和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及创新能力,掌握经济贸易、石油化工等领域基本知识,能熟练运用日语在外事、外贸、石化、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与日语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课程设置
经过不断的修订完善,日语专业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即通识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语言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相结合。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基础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日语阅读、日语语法、高级日语、翻译、石油化工概论、经贸日语等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口语实践、笔译实践、口译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
3、俄语专业
(1)专业简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成立于2004年,同年迎来第一批30名本科生,2017年开始翻译硕士招生。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以俄语语言为基础、科技俄语为主要方向、石油化工为特色,培养具有奉献精神、创新意识,具有扎实的俄语基本功,能熟练地运用俄语,胜任石油石化、经贸、教育、文化、外事等部门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俄语人才。截至目前,俄语系已为国家能源、外贸、机械制造、教育、媒体等领域培养了300余名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应用型型俄语人才。
(2)培养目标
俄语系培养具有奉献精神、创新意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俄语基本功、宽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并能熟练运用俄语在教育、经贸、文化、石油石化、外事等行业从事俄语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课程设置
我校俄语系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识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语言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相结合。主要课程包括《基础俄语》、《高级俄语》、《俄罗斯概况》、《俄汉翻译》、《俄罗斯社会与文化》、《口语实践》、《翻译实践》、《毕业实习》、《经贸俄语》、《科技俄语》、《石油化工俄语》、《第二外语(英语)》、《中国文化概况》、《石油化工概论》等70多门课程。
4、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1)专业简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成立于2009年,同年开始招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加强汉语实践能力培养在基础上,把强化外语表达能力作为专业培养的突破口,打造石油化工特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化知识功底;能熟练使用英语在教育、文化、新闻出版、石油石化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中外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学、中外文学、中国文化等专业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较高的人文素养,能熟练使用外语在教育、文化、新闻出版、石油石化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外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课程设置
经过不断的修订完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已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即通识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语言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相结合。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高级英语、石油化工英语、二外(俄语)等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英语听说实践、口译实践、对外汉语教育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七、国际交流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俄罗斯国立乌法石油技术大学、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大学、俄罗斯喀山创新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日本大阪产业大学、长崎国际大学、北海道文教大学等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外语专业学生可以参加2+2(赴目标语国家学习2年)、2+1+1(大三赴目标语国家学习1年)、2+2+1(目标语国家本科2年+研究生1年) 等项目获取国外学位和国际交流经验。外语专业学生出国留学人数逐年上升。目前,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占比达到28%。
八、实验室建设
语言实训中心服务范围涵盖英日俄汉四个专业视听说、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以及服务地方的培训项目。该中心现有专职人员3名,多功能语言实验室10个,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另有同声传译实验室1个、翻译实训平台1套和外语学习音频播放系统,用于外语学院本科生和硕士生同声传译模拟教学和大学公共外语教学。
九、就业情况
1.就业行业
公务员、教育行业、运输业、制造业、金融业、石油石化、参军入伍等
2.就业单位
北京盛京银行、中国银行、东海航空有限公司、宁波市北仑入境边防检查站、外企如埃森哲、世界500强公司PayPal、河南师范大学、辽宁抚挖重工进出口有限公司、河南南阳红棉天使纺织有限公司、沈阳农业大学、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抚顺市望花区塔峪镇镇政府等。
3.深造学校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社科院、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莫斯科师范大学、日本东京青山学院大学、札幌国际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北海道大学(国立)等知名学府。
4.就业数据
2016届共有本科生108人,读研13人(占12.04%),就业 94人(占87.04 %),其他 1 人(占0.92 %)。
2017届共有本科生108人,读研17人(占15.74 %),就业82 人(占75.93 %),其他9人(占 8.33 %)。
2018届共有本科生109人,读研17人(占15.6 %),就业86 人(占 78.89 %),其他6人(占 5.51 %)。
2019届共有本科生103人,读研19人(占18.45%),就业75人(占72.81%),其他9人(占8.74%)。
十、知名校友
(1)潘宏亮:英语专业2006届毕业生,现任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中国科技论坛》等CSSCI杂志审稿人。
(2)董广民:英语专业2007届毕业生,现任辽宁抚挖重工进出口公司业务经理,主抓产品出口、公司内部流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并兼管印度,泰国,孟家拉国等国市场开发工作。
(3)李焕超:俄语专业2008届毕业生,现任辽宁抚挖重工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俄罗斯大区经理)。
(4)孙贺:俄语专业2009届毕业生,现任河南南阳红棉天使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任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办事处主任。
(5)姚远:英语专业2011届毕业生,现任中国银行抚顺分行营业部主任。
(6)尹冠球:国际经济与贸易(对日方向)2011届毕业生,获得日本京都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沈阳农业大学教师。
(7)张汝婷:日语专业2014届毕业生,就职于PayPal,世界500强。
(8)石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欧美方向)2018届毕业生,参加支援辽西北服务项目,后考取公务员,现任抚顺市望花区塔峪镇政府组织委员。
(9)卢玉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8届毕业生,就职于小米北京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