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
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概况
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成立于2001年1月,现有教职员工63人,其中专兼职教师5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教授7人、副教授17人、高级实验师2人,高级工程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在读博士6人,从企事业单位外聘教师12人;现开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商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省级特色资助专业,在校学生1500余人。
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师资人才和硬件建设为保障、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构建了以“财经大数据”为中心的学科方向群簇,学科在财经领域中的应用特色鲜明、成果丰硕,各专业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
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基础雄厚、师资力量强、条件优越,办学成效显著。近年来,我院大力加强学科平台和学生实践平台建设,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湖南省应用特色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财经大数据资产开发与利用”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财经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信息技术应用”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计算机类专业”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还有由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联合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湖南财经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近年来内培外引博士学位教师12人,承担国家级项目8项、部省级项目86项、发表学术论文380篇(其中国际学术刊物89篇,国内核心期刊260篇,被SCI、EI收录180篇),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5项,获得部省级奖励9项。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省级以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立结项30余项,由我院组队参赛的学生团队分别获得全国电子商务“三创”大赛一等奖、湖南省“三创”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湖南省电子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电子商务大赛二等奖、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二等奖等20余项学科竞赛奖励,毕业生就业质量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拥有一支年轻的、思想活跃的教师队伍,有着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和谐的工作环境,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正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搞好学生管理,在人才培养上狠下功夫,为建设基础扎实、特色突出、在专业领域有建树和社会影响的先进教研部门而努力奋斗!
专业介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始建于2011年,2014年通过湖南省学士学位授权评估,获管理学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现为湖南省省级特色资助专业。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博士共计9人,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财经大数据资产开发与利用”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财经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湖南财经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信息技术应用”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多个实践、实训与科研平台。
培养目标: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文及道德素养高,重信息管理、重系统开发、重数据分析,从事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企业信息资源管理(SAP)、数据管理与分析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企业数据建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WEB前端开发、系统工程、企业管理与ERP原理、SAP实务、数据科学、数据挖掘、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以及移动APP开发、SAP综合实践、财经数据挖掘、财经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等多门实训实践课程。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能独立创业或在政府与事业单位、互联网企业、大中型企业等机构和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管理与开发,SAP咨询、实施与运维,数据管理与分析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创办于2012年,招生就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优良。2016年5月通过本科专业评估。本专业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培养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事金融电子产品及电子系统、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维护、技术支持等工作以及在各类应用电子技术的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从事电子部件、设备及系统的研究分析,电子产品的引进、开发、电子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本专业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及博士、硕士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师获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并多次在省级、校级课堂竞赛中获奖;拥有“财经大数据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拥有满足学生实践需求的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能力,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分别获得国赛优胜奖1 项、省赛二等奖1项、省赛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构建了重基础、重实践、重能力、重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科研促教学,注重实践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业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等综合素养。
电子商务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创办于2001年,自学校升本以来,招生就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优良,年均就业率为95%以上。2017年通过湖南省学士学位授予评估,2017年成为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018年电子商务教学团队成为校级优秀教学建设团队,专业以商务运营为核心,以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为支撑,课程设置分为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运营和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三个方向。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的湖南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中,分别获得省赛一等奖1项、省赛二等奖5项和省赛三等奖2项,2016年、2018年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省赛铜奖3项,2018年获得全国移动商务技能竞赛本科组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项。本专业是湖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单位和长沙市电子商务协会会员单位、湖南省本科电子商务专业教指委成员单位,大学生创业社团服务联盟理事单位,专业下属电子商务工作室2019年被评为大学生创业社团服务联盟“百优创业社团”,本专业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经济学、管理学和电子商务理论功底扎实,职业品德素养高,能熟练运用电子商务理论和方法从事电子商务领域相关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以及满足学生实践需求的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逐步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努力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宽,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思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2011年,2015年通过湖南省学士学位授权评估,取得工学学士学位授予资格。本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博士共9人。人才培养条件优良: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财经大数据资产开发与利用”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财经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信息技术应用”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湖南财经大数据”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中科曙光联合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实验与教学平台。人才培养质量优秀:前三年一次性就业率年均95%。本专业针对财经领域对信息技术的人才需求,夯实数据工程教育,注重财经知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具有鲜明的财经大数据专业特色。
主要课程:大数据技术导论、数据采集与处理实践、Web前/后端开发、统计与数据分析、机器学习、高级数据库系统、数据可视化、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媒体大数据案例分析、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等课程,以及大数据方向系列实验,并完成程序设计、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大数据综合应用实践、专业实训和毕业设计等多种实践环节。
就业去向:毕业生能够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与计算机应用工作。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教育部为落实国家《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而批准设立的”新工科“专业,我校于第三批获得批准开设。本专业以服务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为培养目标,以财经领域大数据分析为轴线,以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为支撑性学科,以经济学与管理学等为应用拓展性学科,以财政、金融、会计为应用行业背景、培养能兼顾数据科学理论与应用,在财经领域从事财经数据科学研究、大数据工程开发、技术管理与咨询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高级“新人才”。
本专业现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财经大数据资产开发与利用”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财经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中科曙光“湖南财经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平台,实操条件优越;有一支由教授、海外兼职教授、博士为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与科研团队,提供以财经+大数据为特色的实用性教学。
主要课程:数据科学概论、大数据技术原理及应用、大数据统计分析基础、大数据统计分析软件、数据仓库、云计算技术概论、网络大数据采集与整理、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大数据行业应用导论、金融大数据应用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能独立创业或在政府、银行、零售、保险、电子商务、金融、物流、互联网、教育教学等机构和部门从事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产品运营策划与咨询、数据可视化、大数据管理系统研发及架构设计、大数据技术平台管理与应用等工作。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卓越班)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工科卓越班面向新工科产业和学科发展需求,在夯实工程教育基础上,注重加强研究性、创新性教育,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突出体现基础坚实、知识宽广、能力卓越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特点,系统性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与求解能力、数据分析与计算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宽广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知识,独立的研究能力,熟练的沟通能力,具有逻辑推理、计算分析、算法优化、随机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具备理论思维、计算思维、数据思维、并行思维、实验思维等科学素养,实现科学与工程的紧密联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国际化视野,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良好的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业界工作中发挥数据工程负责人作用。
主要课程:1、数学与统计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2、财经数据科学基础:数据科学概论、会计学、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云计算原理与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3、大数据技术与工程开发训练:python、Java编程语言、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可视化、hadoop与spark大数据平台、财经大数据工程项目开发等。
就业去向:可在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数据分析师、大数据工程师工作。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在财经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