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疫情防控不懈怠 应急演练筑防线——我院再次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为确保2020年春季学期平稳有序开学,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保障师生健康安全。按照《云南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手册》要求,4月19日上午,我院继3月20日组织第一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演练后,再次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学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防控工作指挥部指挥长卢显亮,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学院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杨建明,学院办公室主任、学院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杨佩坚,指挥部各工作组组长,各系(部、院)班子成员、学生教育管理员、教务员,汽车工程系全体教职工共计200余人参加应急演练。
卢显亮现场指导应急演练
结合实际 专题培训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学院于1月27日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楚雄技师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演练方案》。
4月19日上午9:00,在学院党校报告厅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专题培训。楚雄市人民医院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卫生服务站曹洪华医生从病毒及其危害、环境卫生及消毒、个人防护、健康监测和出现症状的处理五个方面作专题讲座,让全体参加演练人员对疫情防控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杨佩坚主持讲座。
场景模拟 实地演练
防控知识专题培训结束后,以“演练实战化、应对科学化、操作规范化、流程完整化”为原则,由汽车工程系教职工以学生身份“实战模拟”,分别在教学楼入口、教室、宿舍、食堂四个场地进行实地应急演练。
场景一:教学楼入口处 晨检异常
在教学楼入口体温检测时,晨检教师发现一名学生三次间歇体温测量均超过37.3℃。值班教师发现学生有发热症状后立即关闭测温通道,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后把发热学生带至休息区,并用水银体温计对学生进行第二次体温测量。
场景二:教室内 学生体温异常
任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一名精神状态不佳,并伴有干咳的学生,即刻进行体温测量,三次间歇体温测量均超过37.3℃。
上课教师发现异常情况后第一时间向系(部、院)负责人报告,负责人立即向学院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同时安排值班教师将该名同学带至休息区。
模拟场景
学院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立即协调楚雄市人民医院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楚雄技师学院卫生服务站安排医务人员对晨检和教室中体温异常的两名学生进行复检,经医务人员初步诊断,判断两名学生应按疫情防控要求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随后送至发热门诊作进一步检查。
在医务人员对体温异常学生作诊断时,保卫处工作人员对体温异常学生所在班级有序疏散学生后,对教室进行警戒隔离。
学院后勤处工作人员对教室和休息区进行消杀
场景三:宿舍内 学生体温异常
宿舍就寝后,一名学生出现乏力、发热症状后,同宿舍学生向宿管教师报告。
宿管教师接到学生报告后第一时间向学院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上报,并将体温异常学生带至休息区。
学院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立即协调楚雄市人民医院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楚雄技师学院卫生服务站安排医务人员对体温异常的学生进行复检,经医务人员初步诊断,判断该名学生应按疫情防控要求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随后送至发热门诊作进一步检查。之后对发热学生所在的宿舍其余学生进行体温测量,未发现体温异常,对该宿舍学生进行就地观察。
保卫处工作人员对体温异常学生所在的休息区进行警戒隔离
工作人员对宿舍和休息区进行消杀
场景四:食堂 分批错峰就餐
学生按照“错时用餐、快速取餐、间隔就餐”的原则排队进入食堂就餐
间隔排队 有序进入餐厅
餐前洗手
监测体温
间隔排队 有序领取餐盘
按规定位置就坐
梳理总结 明确要求
在总结会上,杨建明对本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作点评,他对我院本次应急演练的整体方案、运作流程、各部门间的沟通协作等给予了肯定,参加应急演练的人员进一步明确了防疫流程中的规范程序,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做到措施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为开展返校复学后疫情防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杨建明指出,此次疫情防控演练是提高我院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的一次“练兵”,是对开学疫情防控准备工作的一次有力检验,切实提高了学院对疫情防控的应急反应能力。他要求,一是全体教职工时刻警惕,提升自我防控意识,做好开学准备;二是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防控机制,对演练环节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反馈,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物资筹备 有序发放
春季学期开学前,学院后勤处提前筹集、备齐所需防疫物资,统筹安排各系(部、院)有序发放。
红外线体温计(额温枪)
学院将继续聚焦责任落实,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底线,带领全体教职工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通过培训和演练,我们一定能更加科学、规范、从容地面对疫情防控工作,努力保障好每一位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