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2020年各学院及招生专业简介
英语学院
英语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1700
余人,下设四个系级教学单位:英语系、商务英语系、
翻译系、大学英语教学部。英语专业
2019
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翻译专
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单位;
商务英语专业是我省龙头专业。英语专业在
2016
年吉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新建本科院校
中排名第一。
英语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81
人,其中教授
12
人、副教授
41
人。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
历教师
34
人,双师型教师
23
人。长期聘用外教
9
人,外聘兼职教师
10
人。另有吉林省长
白
山讲座教授
1
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1
人、省拔尖创新人才
3
人;
有省级教学名师
1
人、省级教学新秀
1
人、省高教“十佳信息员”称号
2
人、省教书育人
楷模先进个人
2
人等。近三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300
余项,出版专著译著
30
余部;
在
CSSCI
、北大核心以及省级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400
余篇,获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
7
项。
近三年,英语学院学生获省市级以上荣誉
300
余项。全国“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赛奖项
20
余项,连续
7
年获中译杯全国英语口译大赛吉林赛区第一名。学生考研进入国
内外知名院校的比例逐年攀升
。毕业生以“品德优良,礼仪养成好,基本功扎实,语言综
合运用能力强,敬业爱岗,团队精神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蔡雪获
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毕业生王丹丹获吉林省第十二届高校毕业生“十大创业先锋”
称号等。
翻译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英汉语言基础、相应的百科知识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翻译
基础理论、掌握口笔译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翻译工具,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了解翻译及行业运作流程,能在翻译岗位从事一般性实用文本的口笔译和涉外交际工作的
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专业人才。
主要
课程
英汉笔译、汉英笔译、应用翻译、商务笔译、联络口译、交替传译、专题口译、商务
口译、同声传译基础、汽车英语与翻译、医患口译、会展翻译、翻译技术、翻译项目管理
等。
专业特色
践行“以学生为中心,办最负责任教育”的教育理念,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
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平台,突出汽车英语与翻译、商务
翻译、会展翻译等方向特色,实施校企联合指导、项目驱动、过程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
培养符合地方经济需求的翻译人才。
择业方向
主要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外资企业,从事翻译及管理等工作。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咨询电话
0431
-
84565117
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较
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系统地掌握英语教育或传媒英语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并
能熟练运用英语和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从事英语教学与管理、英语传媒等工作的应用型、
复合型、外向型英语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汉互译、英语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概论、英语
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
学原理、新媒体应用与
运作、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等。
专业特色
突出
“
英语
+
教育
/
传媒
+
应用技能
”“
专业能力和职业人素质培养
”
的应用型、复合型、外
向型人才培养特色,能力培养体现专业的交叉性和跨学科性。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努
力实现英语语言实训和职业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
择业方向
主要在中小学或培训机构从事教学或管理工作;或在新闻传媒行业、对外
企事业单位、外事交流部门、政府社区部门等,从事英语采访与写作、活动策划与组织、
部门关系协调、公共关系管理等工作。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咨询电话
0431
-
84565124
商务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较系统的国际商务基本知
识,具备国际经贸实务操作和商务项目策划的基本能力,了解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与惯例,
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和良好文化素养的
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说听、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翻译、经济学导
论、管理学导论、国际商法导论、国际营销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跨境电
子商务、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
、英语演讲、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文学选读、西方文
化概论等。
专业特色
突出
“
商务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
+
商务专业知识与技能
+
跨文化交际
+
职业素养
”
的培养
模式,在夯实英语基本功的同时,注重实践环节,通过模拟实验、项目设计、调研实习、
中外合作交流等方式有效提高学生商务语言、国际经贸业务、跨文化商务沟通等方面的实
践能力,满足行业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需求。
择业方向
主要在各类外贸公司、外资合资企业、涉外商务机构、专业培训机构以及
政府外事外贸部门从事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国际金融、商
务咨询与策划、商务翻译、商
务(英语)培训以及国际文化传播与交流等方面实际业务与管理工作。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咨询电话
0431
-
84565137
东方语学院
东方语学院成立于
2012
年,下设日语、英语(英日双语)、朝鲜语、英语(英韩双语)、
阿拉伯语、蒙古语、印度尼西亚语、波斯语、泰语
9
个本科专业,日语和朝鲜语两个辅修
专业,以及日语口(笔)译、日朝双语口译、朝鲜
(
韩国
)
语口(笔)译、阿拉伯语口译
6
个翻译硕士专业方向,拥有《综合日本语》、《综合韩国语》、《日语笔译》、《韩国概况
》、《日
语口译》等省级精品课
,
《综合日本语》被列为吉林省高校“金课”建设计划项目。日语
专业为国家首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吉林省四星级品
牌专业、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拥有“长春市中日大学生交流
基地”;朝鲜语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并设有中国唯一
一所具有独立运营权的独立型韩国世宗学堂;英语(英日双语)、英语(英韩双语)为国家
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阿拉伯语专业是吉林省唯一一个同时具有招收
阿拉伯语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专业
;波斯语和印度尼西亚语为东北三省高校唯一开设的专
业。
东方语学院共有教师
75
人,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任课教师
68
人(中教
52
人、外
教
16
人),教授
12
人,副教授
20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任课教师占
88%
,具有海外
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占
96%
,双师型教师
15
人。近年来,学院教师公开出版专著、译著、
编著、教材
60
余部
(
册
)
,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
项、教育部人
文社科项目
1
项、省部级项目
30
余项,学术成果日渐丰厚。
学院拥有四个方向的科研梯队,共同建设吉林省级科研平台“一带一路语
言文化协同
创新中心”、校级科研平台“东北亚国别研究中心”及中外联合设臵教研平台“中韩教学与
研究中心”。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学科类竞赛、体育类竞赛、社会实践类竞赛
等各项比赛中共获奖近
200
项,其中国家级专业类奖项近
30
项。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国外
50
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至今已派
遣留学生逾千人,毕业生进入三星、惠普、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东软集团、韩亚航空等世界知名企业工作,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社会声誉良好。
日语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专业方向明确,实
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强,能够适应国家及地
方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具有国家意识、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的
“
听、说、读、写、译
”
专业基本功扎实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高级日语人才。
主要课程
综合日语(初
・
中
・
高级)、日语听说、日语会话、日语读写、日语语法、日语笔译、
日语口译、日本概况、日语跨文化交际、商务日语会话、商务日语函电、日商簿记等。
专业特色
采用
“
日语
+
专业
+
英语
”
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方向定位为
“
商务
·
福祉
·
日本语教育
”
三大
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施
“
语言、交际、文化
”
三位一
体的强化实践教学模式。
已建立起校政、校企、校校合作的开放式、多元化合作教育体系,同时,与日本
14
所大学
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了
“
2+2
、
2.5+2
、
3+1
、
4+2
”
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教育。英语
课程贯穿大学四年不间断,旨在保证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择业方向
面向大中型企业、跨国公司或外事机构等单位,主要能在外事、经贸、高
级护理、教育等行业胜任翻译、商务、教育、海外高端康复等工作。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咨询电话
0431
-
84565141
朝鲜语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朝鲜(韩国)语基本知识和语言技能,了解韩国和朝鲜社会、文化、
经济等各领域知识,同时掌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及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知识,具备在涉韩
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翻译等相关工作的能力,在全球国际化发展趋势下具有
较强竞争力的
“
朝鲜
(
韩国
)
语
+
专业
+
英语
”
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
主要课程
(初、中、高级)综合朝鲜语、朝鲜语听力、朝鲜语会话、朝鲜语阅读、朝鲜语写作、
朝鲜语语法、中朝笔译、中朝口译、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文化产业概论等。
专业特色
突出
“
一条主线
”
,瞄准
“
三个方向
”
实施人才培养。
“
一条主线
”
就是夯实朝鲜
(
韩国
)
语
“
听
说读写译
”
基本功训练和英语学习不间断;
“
三个方向
”
就是面向市场需求,开设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及文化产业三个专业方向。基础阶段注重韩语基本技能训练,高年级实施分流培
养:一是与国外友好交流院校实施
“
2+2
”
联合培养,获取双学位;二是在校内开设专业方向
课程,培养学生职场能力。
择业方向
在涉韩企业如翻译公司、贸易公司、文化传媒领域企事业单位、外事部门
等从事管理、翻译等相关工作,并可赴韩就职。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咨询电话
0431
-
8
4565148
英语专业(英日、英韩双语方向)
培养目标
以
“
英语
+
小语种(日语或韩国语)
”
双外语为特色,培养具有熟练的英语和日语(韩国
语)语言技能、扎实的英语和日语(韩国语)语言文学知识,以及丰富的其他相关专业知
识,具有国际视野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意识,能熟练运用英语和日语(韩国语)从事外事、
外贸、翻译、管理、涉外汽车行业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
型英日(英韩)双外语人才。
主要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口语、英语口译、笔译(汉
+
英
+
日
/
韩)、英语国家
社会与文化、综合日语(韩国语)、日语(韩国语)听力、日语(韩国语)
会话、日语(韩国语)口译、日本(韩国)概况等。
专业特色
以双语双强为目标,实施双外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不仅具有两门外语的专
业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又注重国际文化背景、企业行业能力的教育,能更好的为社
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并发挥国际交流优势,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在
1.5+3.5
、
2+3
、
2.5+2.5
、
3+2
等多种模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留学方式,赴英语国家或日本、韩国留学,获取双学位。
培养过程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国际视野和跨
文化交际能力的教育,使学生
能更好地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择业方向
可利用两门外语优势在合资企业、跨国公司或外事机构等单位从事外事、
经贸、文秘、文化交流等相关岗位的工作,也可赴日、韩就职。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咨询电话
0431
-
84565141
(英日)
0431
-
84565148
(英韩)
阿拉伯语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良好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语
言、创新能力强,适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区域经济互动及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
型、
外向型的专业阿拉伯语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阿拉伯语、高级阿拉伯语、阿拉伯语视听说、阿拉伯语泛读、阿拉伯语写作、阿
拉伯语翻译理论与实践、阿拉伯语口译、阿拉伯国家概况、阿拉伯语语言与文化、大学英
语、经贸阿拉伯语、阿拉伯语商务函电等。
专业特色
以“阿语
+
商务
+
英语”为特色。常年聘请知名高校教授担任校外导师,开展公开讲座。
与埃及、阿联酋等多所阿拉伯国家大学建立合作,开展半年或一年的留学。
100%
提供赴阿
留学机会,设系校友励学金。
择业方向
主要在政府部门、外贸部门、教育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文秘、
教
育、旅游等相关的翻译、管理工作。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咨询电话
0431
-
84565112
印度尼西亚语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具有扎实的印尼语语言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印尼语
及英语应用能力,适应国家
“
一带一路
”
区域经济发展及行业需求,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熟
练运用双语从事国际贸易、文秘、旅游、翻译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印尼语、高级印尼语、印尼语口语、基础印尼语听力、高级印尼语听力、印尼语
阅读、印尼语写作、印尼语口译、翻译理论与笔
译、大学英语精读、大学英语视听说等。
专业特色
专业课全印尼语授课,同时强化英语学习;低年级夯实印尼语及英语听、说、读、写
基本技能;高年级阶段结合市场需求与学生兴趣,分国内、国外两个途径实施经贸、旅游、
翻译等专业方向的培养,与印尼友好交流院校共同实施
“
2+2
”
或
“
1+3
”
联合培养方式,同时
加强印尼语及英语专业方向的学习,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双语人
才。
择业方向
毕业生熟练运用双语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文秘、旅游、翻译
等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咨
询电话
0431
-
84565058
泰语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泰语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以及较强的泰语应用能力、较强的英语应用
能力,具有泰国社会、文化、旅游、外贸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
国际贸易、文秘、旅游、翻译等相关工作的“泰语
+
专业
+
英语”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
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综合泰语(初、中、高级)、泰语视听说、泰语会话、泰语写作、泰语语法、泰语阅读、
泰国文学选读、中泰
-
泰中笔译、中泰
-
泰中口译、泰国概况、职场英语、跨文化交际等。
专业特色
低年级全面夯实泰语、英
语听说读写等外语基本功,高年级实施语言强化及专业方向
的培养;高年级课程全程采用泰语授课,同时强化英语课程的学习,保持英语四年不间断;
瞄准市场需求,开设经贸、旅游等专业方向课程,加强学生职场业务能力培养;采用“
3+1
”、
“
2+2
”等模式与泰国友好学校进行联合培养;长期聘请资深外教主讲专业课程,让学生掌
握纯正的泰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外语氛围,为学生进入职场打下坚实基础。
择业方向
主要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泰语相关的贸易、文秘、旅游、翻译等相
关工作。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咨询电话
04
31
-
89281661
西方语学院
西方语学院下设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德语(中外合作办学)、
英语(英德双语)、英语(英法双语)、英语(英西班牙双语)等本科专业(方向)及翻译
硕士专业学位德语口译、法语口译、西班牙语口译、意大利语口译
4
个方向。其中英语专
业双语方向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德语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
业建设点、省级品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法语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
色专业,意大利语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
导
向、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突出“小语种
+
英语
+
专业”以及“双外语”的培养模式,
培养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级外语人才。
学院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外语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师德高尚。
60
名专职教师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12
人,讲师
25
人。聘用各语种外国专家
20
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及
企业职业人来院授课、讲座。
学院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近三年来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
20
余项,建有省
级精品在线开放课
1
门,省级精品课
1
门,省级优秀课
3
门,省级人才培养实验区
1
个,
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
个,学生在全国大赛中屡创佳绩。
学院坚持协同育人,形成了与企业、行业以及国内外其他高校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
建有校外合作实践基地
70
余个,其中包括深圳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一汽
—
大众汽车有限公
司等知名行业协会及企业,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同
42
所国外知名高校开展交换
生、双学位、本硕连读、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教师联合培养、课程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合作,
培养学生立足祖国、放眼世界的国际胸怀。
学院毕业生就业保持良好态势,优秀毕业生进入外交部、外国驻华大使馆等外事部门
以及中建集团、一汽
-
大众、中地海外集团等国内外
知名企业工作。与此同时,学生国内外
深造、读研情况喜人,考取学校有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
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国外读研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德语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德语基本功扎实、运用能力强,英语运用熟练,具备
一定的汽车、经贸、教育领域专业知识,能在外企、外贸、涉外汽车行业以及教育领域从
事翻译、管理、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级德语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德语、高级德语、德语视听说、德语阅读、德语写作、德语口译、德语笔译、德
国历
史与文化、中德跨文化交际、科技德语翻译、汽车德语、工业技术德语、经贸德语、
企业德语、德语商务函电、德语语言技能教学实践、大学英语、商务英语听说训练等。
专业特色
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出发点,采用“德语
+
英语
+
专业(汽车
/
经贸
/
教育)”的培养
模式,以面向职业的应用德语为特色,注重学生德语、英语、行业知识的结合以及跨文化
交际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
突出与相关企业以及德国高校协同育人。
择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汽车工业、经贸领域合资、独资企业及外事部门等从事翻译、
管理等相关工作或从事中小学、
教育机构德语教学工作。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咨询电话
0431
-
84565151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德语专业
该项目于
2016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吉林外国语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共
同举办。项目学制
4
年,采取“
3+1
”培养模式,即第一至第三学年在吉林外国语大学学习
(期间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派教师到吉林外国语大学完成相关课程的授课任务),第四
学年开始在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学习。修满全部学分,符合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
的学生可同时获得中德双方高校的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
因无法抗拒之原因,且经过
学校允许未能出国者,可在本校德语专业完成第四年学业,达到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标准
的学生可获得吉林外国语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德语基本功扎实、运用能力强,英语运用熟练,具备
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知识背景的高素质应用型翻译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德语、高级德语、德语听力、德语阅读、德语写作、单向笔译训练(汉译德)、单
项笔译训练(德译汉)、单项笔译训练(英译汉)、即兴翻译、专业翻译(经济领域)、会谈
口译、汽车德语、企业德语、大学英
语、英语交际训练等。
专业特色
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出发点,采用中德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应用
型德语翻译人才为特色,注重学生德语、英语、行业知识的结合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学
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择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国家机关、贸易及文化机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外事部
门等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