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高校直通车

 

 

 

已有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 我要咨询

专业介绍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作者:招生就业处    时间:2019-06-11    点击数:11171

能源与动力工程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等各类教学科研平台13个。拥有涵盖杰青、长白山学者、吉林省教学名师在内的强大师资队伍,授课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87%。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吉林省精品课和优秀课等优质课程15门。本专业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现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我国电力行业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重视专业基础,强化工程实践,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以及科学研究潜力。使学生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能从事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设计、安装、调试、检修以及本专业相关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毕业生在我国电力行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

三、主要课程

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厂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泵与风机、热力发电厂、电厂热工过程自动调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等课程。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电厂认识实习、电厂现场实习、火电厂运行仿真实习、VR仿真实习等课程。

四、特色实践

学院利用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形成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各类竞赛活动,促进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签订了“订单+联合”培养计划;开办了科技文化成果展演、社会实践项目交流、职业生涯规划风采展示、社团文化节等精品科技文化活动;多家企业设立了奖助学金,使学生感恩社会、自强自立,助力学生成长。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火力发电行业的运行、管理、设计、安装、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火力发电企业、新能源发电企业、热电联产企业、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电力设计院、电力科学研究院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和设置有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等。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一、专业概况

现代建筑日新月异,伴随大量新型建筑体系的出现人们日益增长美好生活舒适度需求,建筑供给能源方式及人居环境内部的设备也提出更高要求,社会迫切需要能适应现代建筑环境与能源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省一流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评估(认证)。现有国家精品课1门,省精品课4门,省优秀课2门。本专业2006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实现“绿色建筑,智慧能源”目标,本专业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涵盖了供热、空气调节、制冷、通风、燃气、电力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主要研究建环境的能源应用及设备,营造低碳、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结合我校在电力行业的优势和特色,强化工程实践,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以及科学研究潜力,主要侧重培养可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能力,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较高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在设计研究、工程建设、设备制造、运营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供热、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三、主要课程

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空气调节、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供热工程、工业通风、自动控制与建筑设备自动化、锅炉原理、燃气输配等。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各门主干课程的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专业基础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热电厂仿真机实习等。

四、特色实践

学生依托ETI科技协会平台,可参加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美的MDV中央空调设计大赛、“丹佛斯”中国制冷学会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以及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各类竞赛活动,并可以参加全国高等院校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评选,促进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开办了科技文化成果展演、社会实践项目交流、职业生涯规划风采展示、社团文化节等精品科技文化活动;多家企业设立了奖助学金,使学生感恩社会、自强自立,助力学生成长。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从事建筑、供暖通风、空调制冷、燃气供应及应用、热电等行业设计、运行、研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热电厂、热力公司、建筑设计院、暖通空调设备制造企业、燃气公司以及科研院所和设置有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等



核工程与核技术

一、专业概况

核能是21世纪人类先进能源的主要支柱之一。核电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和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专业是根据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对核电人才的巨大需求而设置的专业,是我校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实施“订单+联合”培养专业。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拥有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教学示范中心。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国家核电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我国核能发电水平、实现核电厂安全为目标,重点面向核电领域进行人才培养。重视专业基础,强化工程实践,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以及科学研究潜力,使学生掌握核能发电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使学生成为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的高级核工程与核技术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核电厂的设计、运行、维护、管理、教育培训工作以及相关科研工作等。

三、主要课程

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原子核物理、辐射防护、反应堆物理、核反应堆热工分析、压水堆核电站核岛系统与设备、压水堆核电站常规岛系统与设备、核电站控制原理、核电厂安全、核电站调试与运行等。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核电厂运行仿真实习等。

四、特色实践

学生可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促进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签订了订单+联合培养计划;开办了科技文化成果展演、社会实践项目交流、职业生涯规划风采展示、社团文化节等精品科技文化活动;多家企业设立了奖助学金,使学生感恩社会、自强自立,助力学生成长。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核电厂的设计、运行、维护、调试、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核电厂、核电设计院以及科研院所和设置有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等,其次还有火力发电企业、新能源发电企业、电力建设工程公司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为了满足我国对清洁能源以及清洁发电的要求、满足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而设立的。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现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结合我校在发电领域的自身优势和享有的声誉,本校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针对新能源发电技术方面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特色方面主要面向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等新能源应用领域,以缓解目前我国风光电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课程设置方面重视专业基础,强化工程实践,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深度挖掘学生的科学研究潜力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就业适应能力。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爱国进取、人格健全,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一实两创”),能够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特别是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应用工程领域从事电场运行维护、工程设计与咨询、技术研发、电场工程施工与运行管理,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主要课程

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电机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电气二次回路、自动控制理论、风力机空气动力学、风力机原理、风电场电气工程、风资源测量与评估、机械设计基础、太阳能发电技术以及储能技术等。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各门主干课程的综合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专业实习、风电场运行仿真实习等。

四、特色实践

学生可参加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环境创新科技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促进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与金风科技、明扬集团、中广核吉林分公司等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开办了科技文化成果展演、社会实践项目交流、职业生涯规划风采展示、社团文化节等精品科技文化活动;多家企业设立了奖助学金,使学生感恩社会、自强自立,助力学生成长。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以及风电场的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风电场、光伏电站、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电力设计院、电力科学研究院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和设置有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等。


火电厂集控运行

一、专业概况

我国火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污染物减排指标也日益严格,传统运行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火电机组运行中对多目标(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和综合一体化运行控制的要求。为了满足我国大型火电机组对高素质运行人员的需求,本专业的设置主要面向大型火力发电厂,培养能适应大型火电机组集中控制运行方式所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大型火电机组,培养火电厂集控运行领域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宽学科专业面的同时,进行系统专门的集控运行仿真实训,为发电行业输送大型火电机组集控运行专门人才,旨在培养具备大型火力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能适应火电机组集控运行、调试、技术管理等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主要课程

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燃煤电厂污染物控制、电机学单元机组集控运行等课程。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认识实习、火电厂仿真机实习、运行实习等实践环节。

四、特色实践

学生可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各类竞赛活动,促进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开办了科技文化成果展演、社会实践项目交流、职业生涯规划风采展示、社团文化节等精品科技文化活动;多家企业设立了奖助学金,使学生感恩社会、自强自立,助力学生成长。

五、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大型火力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调试、设计和技术管理,也可从事电力建设、集中供热等行业中动力设备的运行、调试、安装和技术管理等工作。主要就业单位为火力发电厂等相关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