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高校直通车

 

 

 

已有 位关注本校
院校登录 | 我要咨询

专业介绍

计算机工程学院

  • 计算机工程学院

学院简介

 

计算机工程学院按照“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根据“以创新求特色,以特色求发展”的发展思路,围绕地方经济和IT 行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以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知识、素养、能力并重的高级 IT 应用型人才。

1994年成立计算机科学系,1999年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412月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12月更名为计算机工程学院,现为江苏省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自学考试本科段主考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计算机类联合考试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与软件工程系、信息传播系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教育技术学七个本科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专业为江苏省一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计算机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列入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计划和软件服务外包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职与本科3+4项目试点专业。

目前在校学生1878人。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管理人员95人,其中专业教师中教授7人,副教授38;全院博士29人(含在读1人),硕士50人。聘请(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学院目前有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1个,校重点建设一级学科1个,常州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拥有网络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数据挖掘与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控制与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与控制、算法分析与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等5个校级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4项,市厅级项目25项,50万元以上重大横向技术开发项目14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机构收录200余篇;正式出版教材10部,其中省级重点教材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10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市厅级科研奖18项,获得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奖6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3项,部分科研成果被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院设有实践教学中心,共计33个实验室,拥有仪器设备台套数3753台,总值1632万元,实验教学使用面积4310m2;建有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网络安全、云计算应用技术、嵌入技术基础、嵌入式基础创新、智慧创新中心、移动互联网开发(Android/iOS)、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素材创作、电视节目制作、动画游戏开发、非线性编辑、虚拟演播室、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单片机技术等29个专业实验室和7个校级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室。其中网络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于2007年通过江苏省电气信息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2013年实践教学中心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信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8年,达内科技投资近400万元,合作共建智慧创新实验中心。

学院按照“注重基础、加强能力、突出特色”的理念,定位人才培养、设计课程体系,长期以来按照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两大方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密切与企业合作,实施“3+1”和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学院狠抓学风建设,搭建大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立交桥,拓宽学生成长路径。近200名学生考取研究生,多名学生考入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学生在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获奖300多人次。举办“大学生电脑节和手机节”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学生党建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与街道社区对接,工作有特色,有亮点,红色蒲公英、尤辉雷锋科技团支部活动产生良好社会反响;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和专业就业对口率都位居全校前列,历年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作为国家级和省级计算机类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院承担了教育部援非项目埃塞俄比亚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江苏省、福建省、山东省、吉林省、重庆市中、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国家级、省级培训,常熟市、南通市、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项目,累计参训人次达到2000多人次。学院成功开发了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等芯片级维修技术、Java开发、移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端新技术培训项目。


招生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基本概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994年,是江苏省十二五一级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方向,为省级特色专业,十二五重点专业类专业,是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入选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计划,也是我校重点建设一级学科。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重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已建成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工程、微机接口技术、嵌入式技术、网络安全、综合布线、软件技能训练等实验室,与校外20余家行业企业建立了工程实训基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牢固、专业面宽,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一定人文社科基础,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理论,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善于系统的集成和配置,有能力管理和维护复杂信息系统的运行,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字逻辑与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必备能力:针对特定需求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有设计/开发功能模块和系统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追踪计算机领域发展动态,具备不断学习及适应发展的能力。

就业岗位: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设计开发或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工作等。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基本概况:软件工程专业2008年获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2012年成为江苏省十二五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4-2017年连续四年与东软集团共同承担江苏省教育厅软件服务外包类嵌入式培养项目;先后与东软集团、达内集团、NIIT等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实习基地10多个;现有软件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移动互联网开发实验室(AndroidiOS)、软件工程实验室、云计算应用实验室等9个专业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0多万元。2012年江苏省重点专业类专业;2016年完成国家软件工程专业教师标准、培养标准及课程资源建设项目;2016年为学校精品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扎实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良好的交流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和初步的软件项目管理能力,能够从事软件项目的设计、编码、测试、管理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面向对象建模技术、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技术、手机移动开发技术。

必备能力:合作沟通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程序编制能力;软件设计开发能力;软件测试能力;移动应用开发能力。

就业岗位:网站开发、移动APP开发、软件测试、软件运行维护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基本概况: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02年获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现已建成ERP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云计算与大数据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与江苏佰腾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同组建的“信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3年成功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与南京东软、无锡NIIT、达内科技、无锡中软、北京千锋等知名企业及培训机构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现代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以及信息管理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工作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维护和评价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概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等。

必备能力: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程序设计能力;信息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就业岗位:企业信息管理员、ERP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

数字媒体技术(嵌入式培养)

基本概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原教育技术学专业10年办学的基础上于2011年招生,2012年成为江苏省“十二五”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5年起承担江苏省教育厅软件服务外包类“嵌入式”培养项目;与达内集团、完美动力、NIIT等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实习基地10多个;现有电视节目制作、非线性编辑、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动画游戏制作和虚拟演播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多万元。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具备数字媒体作品设计相关技术素质、艺术修养和行业实践能力,能从事影视与动画、Web应用系统等数字媒体作品设计、开发与制作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干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动画造型与建模、电视节目制作、Web应用程序设计。

必备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程序编制能力;图形图像处理能力;动画制作能力;数字影视制作能力(或Web应用系统和游戏开发能力)。

就业岗位:网站开发、影视制作、建筑动画制作、游戏开发等。

网络工程

专业概况:网络工程专业2014年申报获批,2015年正式招生。自2007年起,网络工程就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下设立的专业方向招收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类(计算机类)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网络工程专业沿袭原方向特色:以业界需求为导向,以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产学互补的“3+1”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一条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数字化思维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之路。现建有网络工程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移动互联网开发实验实训室、通用软件实验室等共计11个实验室。与中国电信常州分公司、星网锐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神舟数码上海分公司等12家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满足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需要。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和工程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应用创新的能力,能够从事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系统安全部署与保障以及其它信息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网络工程与设计、网络管理

必备能力: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网络应用系统研发能力、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调试能力。

就业前景:技术岗位;应用系统开发、网络管理、网站设计开发、网络设计与集成、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安全服务与管理以及网络设备营销。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嵌入式培养)

培养目标: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英文名Data Science and Big Data Technology),简称数据科学或大数据,旨在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运用大数据思维及分析应用技术的高层次大数据人才。掌握计算机理论和大数据处理技术,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地培养学生掌握大数据应用中的各种典型问题的解决办法,实际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将领域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融合、创新的能力,能够从事大数据研究和开发应用的高层次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政府机构、企业、公司等从事大数据管理、研究、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可以考取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或出国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