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扫一扫关注学校更多资讯
机电工程学院
汽车教研室专业
一、专业介绍
1、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
该专业是当今社会众多热门专业之首。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亿辆,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汽车行业人才的严重短缺。
该专业正是应对汽车后市场人才严重短缺而设置的,它重点培养汽车营销、制造、维修、贸易、保险理赔、美容装饰、管理等岗位技能,专业面向就业面广,适应性强,学生可轻松实现就业、创业,是您面对专业和未来的首选。
2、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
3、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3+2转段大专)
4、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该专业为近几年的超热门专业,随着国家节约能源及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新要求,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此期间要达到500万辆。
该专业重点培养市场占有率高的纯电动、太阳能、油电混合、氢燃料电池、超级电容等类型新能源汽车应用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生可到汽车制造厂、汽车4S店、汽车检测站、汽车运输管理等部门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装配与调试、维修和营销、管理等工作。就业前景较好,发展空间较大。
5、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3+2转段大专)
6、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等方面知识,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领域输送高级组织管理人才。培养学生的运输计划与运输能力、列车运行组织与调车工作、客流预测与分析、车站工作组织、运价与票务管理、轨道系统运营分析能力,毕业后可在高铁、城市轨道等部门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及调度组织、客运组织、综合管理等方面工作。
二、教学师资
该专业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授课教师有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助教2名。其中包含市级骨干教师2人,国家级考评员6人。专业教师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教材十余部,主持市厅级课题六项,获得郑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
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采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课程实行项目教学,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实训条件
教研室各专业拥有汽车底盘实训室、发动机实训室、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实训场地和设备,实训场地和设备实现了三大基本功能:一是能按照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能针对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各种实践教学;二要能按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针对学生、教师或社会人员进行相应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三是能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承担对学生或培训者的相应职业技能的考核结果进行检验。
在保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基本功能实现的前提下,还发挥了生产、科研、技术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示范辐射等作用。一是生产与技术服务功能,体现为实训基地对外营业业务,并以基地为依托,承担科研课题、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指导等,是专业直接创造科研成果,转化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的方式;二是示范辐射功能,该实训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为同类学校提供示范、指导、借鉴和服务。
作为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开发与应用相结合、共同承接工程或生产中的应用课题,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四、实习就业
毕业生就业面广,受到了河南奔驰集团之星、利星、鹏龙万通,郑德宝宝马,豫海奥迪以及中原汽贸集团标致、雪铁龙、日产、大众、丰田、福特、红旗、铃木、别克等品牌4S店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厂、郑州人保、平安等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大量城市高楼的兴起为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提供了美好的就业前景和广泛的就业方向。预计今后10年,我国建筑智能化从业人员将增至200万人以上,其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毕业生需求至少为50万人。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智能楼宇人才短缺,供不应求,本行业被社会媒体公称为具有潜力的朝阳行业,本专业是未来几年高职十大绿牌专业之一。
本专业就业面向五星级酒店工程部、智能大厦、智能小区、酒店式物业公司等高端工程技术部门,建筑消防工程公司、安防工程公司、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公司、宾馆酒店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人员。旨在培养从事建筑电气工程强、弱电的安装,空调安装与维修、网络管理、安防系统等楼宇智能设备设施的调试运行与维护管理人才。
一、专业课程
工程制图及CAD、空调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电子线路及CAD、C语言程序、工程项目管理、安防系统工程等。
二、工作岗位相关证书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注册消防工程师、高/中级电工维修证、安全管理员、水质化验员、中级制冷师证。
三、专业实训
本专业拥有专业教师17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人,骨干教师多名,多位教师到国外研究学习。拥有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生产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室。实习、实训设备60余台,网络计算机50台,模拟仿真软件2套。以岗位关键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高度融合 “国家建造师”职业资格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四、专业实习就业
截至目前为止,本专业已为国内一线城市和大中原城市群输送了大量高端酒店工程管理人才和建筑智能设备企业急需的技术型人才。我们已与上海深坑酒店、凯悦酒店集团、希尔顿酒店等企业集团都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共建关系,并逐步开展与一些网红式酒店合作共赢。
就业岗位方向:在酒店工程部、酒店式物业公司、智能大厦、智能小区的主控中心,从事系统和设备的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在相关行业的工程部门,负责或参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及其施工管理工作;到相关行业的销售部门,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及设备的营销及售后服务工作。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与机电工程系同步诞生,始建于2004年,原为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2007年更名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具备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满足机械加工领域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使用、安装、调试、维修、改造和销售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能够获得数控机床操作工、维修电工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几乎所有的工程行业都需要机械人才。随着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等与机械学科的交叉渗透,机械类专业早就不那么“机械”,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正在向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从就业市场上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最热门专业之一,任何行业都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用武之地。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授一名,副教授八名,高级技师三名。其中薛国芳、段伟副教授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张培彦、张凯副教授为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本专业生均实训设备数量居全省前列。其他学校生均设备严重不足,我们的实训设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无可比拟,有力的保障了本专业的高质量教学实训。本专业管理严谨而不失风趣,任课教师亦师亦友。
结合院系实际,目前本专业下设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应用)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在修完必要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可根据社会需求以及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方向。
1、数控技术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需要,掌握数控技术,熟悉数控设备和系统,可从事数控设备技术管理、工艺编程、设备调试维护及故障诊断维修等工作的技术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学习数控设备及系统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训练数控设备及系统的控制、运行管理、编程、维护与修理、操作能力。主要课程有:电气控制与PLC、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车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加工工艺与编程、CAD/CAM应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2、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应用)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将机械学、电子学与自动化技术有机结合,可从事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应用、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生产设备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的机电一体化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学习机电一体化、数控的相关知识、训练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调试、运行管理能力。主要课程有:电气控制与PLC、维修电工、机器人技术应用、自动生产线调试与维修、组态软件、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
一、主要实训室:
1、现代机械加工实训室
实训室建设服务于工科专业群建设,为全校工科类学生基础和综合性工程训练提供“技术实践”的平台。服务《机械制造基础》、《数控车加工工艺与编程》、《机械设计》等课程的实验实训。
2、钳工实训室
实训室建设服务于工科专业群建设,为全校工科类学生基础和综合性工程训练提供“技术实践”的平台。服务《金工实训》、《机械设备维修》、《钳工实训》等课程的实验实训。
3、机器人创新实训室
实训室建设服务于全院各专业,实现机器人知识普及、学生创新性实践及机器人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承担校内机器人知识培训及机器人兴趣小组,为后期比赛做准备。
4、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室
实训室建设服务于工科专业群建设,实现该类专业《先进制造技术》、《现代加工方法》、《3D打印与激光雕刻》等课程的教学及实验。承担校内《先进制造技术》的社会培训功能。该实训室主要用于学习3D打印扫描及激光雕刻实训。
5、CAD/CAM实训室
实训室建设服务于机电工程系各专业,实现该类专业实验实习。紧紧依托学院服务大品牌,本实验室集多种软件于一体,如CAD、CAM、PRO/E、UG、CAXA。该实训室既可以为机电工程系各专业的学生提供实验、实习,又可以为他们提供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模拟软件培训以参加数控中级考证。承担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功能。
6、维修仿真实训室
实训室建设服务于机电工程系各专业,实现该类专业的实验实习。紧紧依托学院服务大品牌,本实验室集电子CAD、操作仿真和维护维修于一体。该实训室既可以为机电工程系各专业的学生提供实验、实习,又可以为他们提供电路设计培训以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同时为电子类竞赛提供场地支持。
7、柔性生产线实训室
实训室建设服务于机电工程系各专业,实现该类专业PLC技术、组态技术、工控网络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等项目的实验实训。采用与实际生产功能完全一样的自动生产线模拟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创新性的实训平台。该实训室帮助学生从系统整体角度去认识柔性制造系统作用,从而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控制原理。该实训室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8、PLC综合实训室
实训室建设服务于机电工程系各专业,实现该类专业PLC应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项目的实验实训。该实训室帮助学生从基础开始,完成指令系统训练、程序设计训练从而掌握PLC的组成、功能及控制原理,为后期从事具体工业控制系统设计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该实训室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9、液压与气动实训室
实训室建设服务于机电工程系各专业,实现该类专业液压与气动控制课程的实验实训。紧紧依托学院服务大品牌,采用模块式项目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创新性的实训平台。该实训室帮助学生从基础开始,可完成液压件拆装、液压元件性能测试、液压回路安装调试、气动回路安装调试、液压仿真设计及液压参数动态测试等,为后期从事具体工作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该实训室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培养方案特色:
1、本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就业岗位为机械产品使用、调试及维修人员,其核心能力为机械设计与制造、CAD/CAM软件应用、数控编程与操作、电气产品调试维修。在本教学计划中,特别强化现场教学、实训和实习等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总学时为1550学时,理论教学总学时为1551学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为:1:1。为提高学生实践教学效率与效果,设计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与动手操作有机结合。强调实行“双证书”教育,要求学生考取相关中级工的技能鉴定。希望部分学生能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2、对职业岗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的考虑,不苛求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支撑岗位核心能力的知识、技能课程的需要为原则,对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大幅度精选和优化。重点突出对计算机在现代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机器人知识的学习,以适应未来机械行业的现代化要求。对通用英语课程的总课时进行了大幅度压缩,重点突出了对专业英语的要求,解决岗位所需要的技术资料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3、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本方案采用“2+1”模式,即在最后一学年,原则上不安排课堂教学。最后一年主要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训和企业实习,同时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4、本方案较多地考虑了企业用人的知识结构要求,培养方案有一定的超前性。实施本计划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以使培养的人才既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并符合本校教学实际,又能适应企业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
三、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机械产品、工具、仪器仪表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工作;可到工业企业从事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机电设备的技术销售与制造等工作。能担负工厂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运行和管理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制造、高速铁路、大电站及输变电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也将大量需要该专业的毕业生。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多年来供不应求,供需比一直在1:10以上。根据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的人才市场调查显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一直排在人才需求首位。
据了解,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各大城市及沿海地区高新技术的科研、开发和生产单位就业。加入WTO后,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中心和加工中心,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良好。